?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行業資訊 » 商務學院 » 戰略管理 » 戰略制定 » 正文

突圍德系 沃爾沃主打北歐牌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3-12-10  瀏覽次數:92
核心提示: “我們希望沃爾沃品牌能夠展現與其他品牌不同的風采,一種源于這個品牌的歷史積淀,體現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產品。”沃爾沃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孫瑋在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采訪時表示。對于沃爾沃來說,“斯堪的納維亞”風格是最近被提得比較多的一個詞匯,在這個新定義背后,是沃爾沃期望與競爭對手加以區隔,同時主打目標人群的迫切心態。
    “我們希望沃爾沃品牌能夠展現與其他品牌不同的風采,一種源于這個品牌的歷史積淀,體現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產品。”沃爾沃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孫瑋在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采訪時表示。

  對于沃爾沃來說,“斯堪的納維亞”風格是最近被提得比較多的一個詞匯,在這個新定義背后,是沃爾沃期望與競爭對手加以區隔,同時主打目標人群的迫切心態。

  這個關鍵詞背后,是一系列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品牌,宜家、諾基亞、伊萊克斯、絕對伏特加等等。沃爾沃正試圖和它們站在一起,依托北歐背景來打一場絕地反擊戰。

  2010年,對于沃爾沃中國來說是收獲頗豐的一年,根據剛剛發布的數據,中國市場在2010年完成了3萬輛的銷售,同比增幅達到了36.2%。而從全球范圍來看,沃爾沃銷售達到37.4萬輛,同比增幅11.2%,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即取得盈利,從全年來看,實現盈利也無懸念。

  然而對于沃爾沃中國區來說,任務依然艱巨。去年奧迪在華銷售22.558萬輛,同比增長43.5%,而奔馳在華銷售14.767萬輛,增長115%,寶馬銷售16.90萬輛,增長87%。

  應該說德系“三強”不僅牢牢把握住豪華車市場的主要份額,同時正在拉開與沃爾沃在這一市場的差距。不僅是沃爾沃,包括雷克薩斯、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,均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。而對于已經有兩款轎車實現國產的沃爾沃來說,情況尤其不能接受。

  針對德系品牌在全球的強勢特征,沃爾沃正在進行著戰略調整,沃爾沃CEO雅各布此前詳述了沃爾沃的新定位:“打造豪車品牌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定價策略,并且有眾多對手,沃爾沃需要做的是斯堪的納維亞簡約風的高雅本色,而不去模仿其競爭對手。”

  沃爾沃正在通過兩方面的工作使得自己與競爭對手區隔開,一方面,沃爾沃仍在不斷強調自己在安全領域取得的成績,凸顯一貫的傳統。另一方面,提出了“斯堪的納維亞”的新概念,希望用整體品牌形象,讓“沃爾沃”不被德系聲浪所淹沒。

  事實上,在沃爾沃被吉利并購后不久,吉利方面就提出一個計劃,在5年內讓沃爾沃實現年銷量100萬輛。如果這個目標想如期實現的話,沃爾沃首先需要在中國實現國產,不僅是一處國產,而是像李書福設計的那樣,在三處國產。

  此外,沃爾沃要擺脫和奔馳、寶馬、奧迪直接爭奪的狀態。多年來與德國“三強”死磕的那些品牌,結果都不好。不管是以凱迪拉克、林肯、沃爾沃、薩博為代表的歐美系,還是雷克薩斯、英菲尼迪、謳歌為代表的日系。

  在第一個層面,不久前,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:“現在吉利國內生產項目的落地工作還在審批過程中,對于項目能否落地,我們的要求是一貫的,那就是沃爾沃在海外是否已經獲得了盈利。”

  從沃爾沃2010年的銷售業績來看,現在關鍵看美國市場的走弱會不會對沃爾沃全局帶來影響,2010年沃爾沃在美國的銷量下降了12.2%,而美國是沃爾沃最大的市場。

  在第二個層面,管理層的思路也趨向統一。剛剛收購后,李書福曾多次在不同場合“挑戰”奔馳、寶馬。不過,雅各布所代表的經營團隊顯然在這一點上與他們的董事長意見相左。他們認為,要找到真正需要沃爾沃車的人,那一定是一群真正欣賞北歐風格的人。

  而李書福也公開表示,雖然與管理團隊的很多觀點不一致,但溝通順暢且坦誠,未來會尊重對方的意見。

  而作為打造斯堪的納維亞簡約風的一種表現,1月20日,沃爾沃攜手阿里巴巴,正式啟動“創贏中國——沃爾沃·阿里巴巴精英企業家評選”活動。“我們的對手在找明星做代言,他們的營銷聲勢浩大,也很奢華。不過,我們希望沃爾沃傳達給消費者的形象更加務實、低調。”孫瑋表示。

 
 
[ 行業資訊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違規舉報 ]  [ 關閉窗口 ]

 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 
推薦圖文
推薦行業資訊
點擊排行